2019年2月24日,北方渭水源头的小城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当中,初春的灞陵桥瑞雪笼罩,显得分外妖娆。党外干部康学斌背起了自己的行囊,踏上了去往千里之外福州市晋安区的挂职之路,担负架起晋渭东西协作金桥的重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时任渭源县政协副主席的康学斌也是民建会员,这次以对接晋安▪渭源东西部协作帮扶和民主党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双重身份,远赴福州市晋安区挂职,担任晋安区政府副区长。晋安区与渭源县虽然山水相隔,但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下,两县区共同努力,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产业兴则农民富,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治本之策。康学斌上任伊始,充分把握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机遇,紧紧围绕两地产业互补性,在产业协作扶贫上探索建立持续协作的长效机制积极作为,通过产业对接、部门协调、经贸团队协作,对接两地市场主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渭源县是陇药的核心产区,大健康资源的开发与福州消费市场的结合是东西协作的应有课题。康学斌积极深入福州市区大型超市、医药连锁超市、辖区医院、药企调研学习,在构建利益链、打通产业链上做文章,在提高农民在利益分配比重上想办法。确定了两家中药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扶贫东西协作示范试点企业,在产业链的末端,与福建医药连锁平台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产业链的初端,龙头企业与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联系,从当年中药材收购启动合作,省去了许多中间交易环节,药农出售药材的价格比以往每斤调出3-4元,到合作社农户家收购的,户均相对增收3000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示范试点的效应正在形成。帮渭源企业拓展福建市场,是他交友必说的事,特别是依托福州出口优势 ,努力搭建出口台湾、走向东南亚的桥梁,他主动联谊拓展合作渠道,联系政协委员、工商联会员,与福州市、区民建组织衔接联络,重点走访医药企业,增加与陇药产地龙头企业合作的信心。先后到海王福药、福建六福药业、福建顺安医药、米多多科技网络公司、泉州跨境电商圈商务中心考察调研,推介道地陇药,与企业负责人共同商讨在渭源采购地产药材,收购停产企业等,已有7家渭源企业与福建省22家加工零售企业建立了正常的合作关系。
康学斌利用自己党外干部的身份,积极交友联谊招商。发挥经济界会员企业是民建组织的显著优势,特意参加市民建会员活动,推介甘肃陇药合作项目,有4位企业家随民建赴定西活动期间,深入渭源考察和对接,民建会员定西渭源行捐资1.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名。通过区政协主席的积极支持,与驻晋安区的省市政协委员对接互动,到政协委员企业家的企业调研学习,特别是市政协委员、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福建一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国庆假期期间,专门赴渭源到党参、黄芪、当归种植基地,与彩挖农户、合作社负责人,中药材交易市场、部分加工企业交流交谈,对渭源中药材产业扶贫发展产生了极大兴趣,对出口台湾、东南亚,推动中医药产业扶贫发展充满信心,客户对接、样品送检、内贸配合,进展良好,后续工作有效推进。在晋安区九三学社的支持下,赴福州天宏创世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衔接,初步达成和渭源县职业中专就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两后生就业的合作意向。同时,通过晋安区港澳台办、工商联支持,先后走访台胞投资企业家联谊会会员企业、侨联会员企业及行业协会会员企业,给晋渭东西协作产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寻找合作意向,特别是对渭源沙棘加工项目、中药产品购销等出谋划策。积极配合挂职在福州罗源县的定西市民革负责人带队赴渭源开展了食用菌优势产业技术扶贫培训工作,大幅提升了渭源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和效益,并为后续产业合作打好工作基础。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康学斌在晋安区上任伊始,以劳务协作为抓手,主动作为,在稳岗就业增收上鼓实劲、出实招,在挖掘就业岗位上做增量、鼓后劲。先后协同渭源县劳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赴永泰县考察纺织、制造及旅游等行业用工情况;赴罗源县仁德传动、惠利药业等企业考察用工需求;深入盛辉物流集团、海中舟实业、福万玩具等企业走访慰问务工人员,宣传务工人员奖补政策,渭晋合作就业脱贫作用显著,输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3人,实现稳定就业362人,为稳定增收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康学斌还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模式,组织“渭货出山”,渭源农特馆在零售、批发环节上多作文章,并探索向社区网点延伸。他消费扶贫的视野在不断拓展,社会消费扶贫才是更好出路,以陇药大健康产业为抓手,呵护福州市民帮助定西的情结去消费,“我送您健康,您帮我们脱贫”的亲情消费正在形成, 2019年渭源销往福建的家特产品达到了3566万元,带动747户贫困户2978人增收,市场帮扶效应持续放大。
“一年的挂职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有福之州做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将学到的东西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渭源的经济建设尽绵薄之力。”康学斌深情地说。
(来源:中共渭源县委统战部 )